大班律动活动:喜洋洋与灰太狼
执教者:史秋萍
活动目标:
1、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,学习集体舞《喜洋洋与灰太狼》,创编并合作表演挖陷阱、织网的动作。
2、能在标记的帮助下,迅速变化往圆心交替走和圆上走的队形。
3、体验在集体舞蹈中战胜灰太狼所带来的欢乐。
活动准备:
1、 知识准备:熟悉音乐,有简单的集体舞经验。
2、 物质准备:电脑音乐、录音、小草标记、圆心标记、美羊羊喜洋洋标志、灰太狼头饰。
活动过程:
一、教师引导幼儿复习律动“《羊羊舞》”进场。
1、幼儿听音乐跳舞跟教师进场,围成圆圈坐下。
2、听慢羊羊和灰太狼的声音,引入主题。
二、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各种挖陷阱、织网的动作。
1、教师提问并引导幼儿大胆想出对付灰太狼的方法。
2、教师引导幼儿在往圆心交替走的队形上表演挖陷阱的动作。
(1)幼儿自由创编并集体练习挖陷阱的动作。
(2)学习向圆心交替走。
(3)听音乐,完整表演挖陷阱动作。
3、教师引导幼儿在圆上走的队形上表演织网的动作。
(1)幼儿自由创编织网的动作。
(2)集体练习织网、打结的动作。
(3)学习圆上走。
(4)听音乐,完整练习织网动作。
三、听音乐完整表演。
四、游戏“抓灰太狼”。
1、幼儿完整进行集体舞。
2、教师扮演的灰太狼出现,游戏“抓灰太狼”。
3、舞蹈“《JUMP》”。结束出场。
活动反思:
首先我较完整地展示了一堂集体舞教学的活动。整个活动以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游戏情境贯穿,让幼儿始终处于游戏情境之中,环节清晰,层层递进,在轻松、愉快的氛围中让幼儿主动学习。其次选取幼儿熟悉、感兴趣的题材,建构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,《喜洋洋与灰太狼》是幼儿喜欢看的一部动画片,在日常休息的时候,孩子们经常会开展角色扮演活动,而且乐此不疲。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点,创设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动画片情境,选取了动画片的主题曲作为本次集体舞教学的歌曲,通过让幼儿角色扮演、跟唱主题曲,巧妙自然地将集体舞的教学蕴含在游戏情境中,让孩子们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,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在轻松、愉快地氛围中主动学习。“小草”的环境创设解决“站位”难点,《喜洋洋与灰太狼》的故事发生在森林里,草地是游戏中一个很重要的场地。为此,我用一棵棵的小草围成了一个圆圈,创设了草地的氛围。
此环境的创设有一举两得之便。其一,是作为游戏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能让孩子们随时感受角色,身处游戏情境之中;其二,集体舞教学中,孩子的站位及队形变化后的站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,每一棵小草恰好是每一个孩子的原先和队形变化后的站位,小草方便易找,巧妙地解决了孩子站位的难点问题。环节设计合理,体现递进性的原则活动中,遵循集体舞教学的基本方法,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任务,由单个动作入手,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做挖的动作,然后根据游戏情节的变化,教学编网动作,并逐步指导幼儿边做动作边进行队形的变化。环节层层递进,突破重难点,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。
最后,整个活动感觉教学点有点多,队形、动作变化多样,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,还是有一定的难度,所以在动作设计和队形变化上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推敲、精炼与删减。



